2020-06-05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登记资料显示,台湾已成为全球大肠癌发生率第一名国家,医师也指出50~59岁大肠癌罹患人数近10年急遽上升141%,然而,在发生大肠癌病变的 15 年前,致癌的原因「肠瘜肉」就已经产生了。台湾癌症基金会调查发现上班族有五大肠劳饮食特徵,让你渐渐成为大肠癌危险群,并提出三大建议,远离大肠癌。
35~49岁肠瘜高峰、五大肠劳饮食种瘜忧
大肠癌从异常病变癌化为癌症,通常需要10~15年的时间,因此往前推算则35岁开始就有可能产生肠瘜肉高峰。35岁以上青壮年应开始警觉大肠瘜肉的问题。如能及早发现大肠瘜肉并切除,可大幅降低罹患大肠癌风险。
及早开始注意自己的肠道健康,关心自己的饮食习惯是最直接的办法。台癌基金会进行「上班族大肠瘜肉发生与饮食习惯调查」,发现五大肠劳饮食特徵,大家必须特别注意,分别是:
一、重鹹油烹多:有近七成与五成民众喜好以炒或煎的多油方式烹调,另外过五成民众表示其口味喜好偏鹹。
二、肉食摄取多:有六成民众会以红肉为饮食上的首选,而有过六成民众会以吃到饱餐厅做为餐厅选择考量。
三、肠常坏菌多:约三成五民众每周用餐会出现胀气、腹痛等不适、近两成民众时有便秘或腹泻的情形,肠道净空有待加强,进而可能坏菌增生,易使肠道吸收毒素增加。
四、宵夜聚餐多:近六成民众一周至少会吃一次宵夜,五成二民众一周至少有一次聚餐、应酬。
五、操劳延食多:八成三的民众有受工作影响而产生外食、不按时用餐、吃饭时间急促的经验。
远离肠癌三步骤:肠道顺畅补好菌、多吃蔬果少红肉、主动筛检勤运动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暨万芳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张家仑表示,调查中也发现近八成民众每周运动不到三次,甚至近四成民众表示几乎不运动。而有六成六的民众对于降低大肠瘜肉或对于大肠癌的预防观念一知半解,因此台湾癌症基金会再度提出远离肠癌三步骤的呼吁:
第一:肠道顺畅,补好菌:提高排便顺畅度,摄取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减少粪便停留肠道的时间,降低坏菌与毒素影响的机率。
第二:多吃蔬果,少红肉:饮食均衡、用餐定时,减少高油烹煮习惯与红肉的摄取,提高纤维与蔬果摄取量。
第三:主动筛检,勤运动:无论是否有大肠癌或大肠瘜肉家族史,鼓励五十岁以下年轻民众主动提早进行大肠癌-粪便潜血筛检,并养成运动333习惯。
2016 「肠胃健康日暨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战」起跑,百万奖值
基金会于2016年持续祭出两波段奖励:
波段一:只要于5月29日『肠胃健康日』前,接受粪便潜血检查或是大肠镜检查 ,就有机会抽中优酪乳7日份,将抽出200名,分享总价值二十万元的优酪乳奖品。
波段二:即日起至12月31日止,只要民众进行粪便潜血检查、大肠镜检查以及切除瘜肉者,比照往年都可以参加「追捕瘜肉小子大作战」三重抽奖,与优酪乳早鸟送合计共达百万奖值及奖品等你拿。详情可上台湾癌症基金会网站查询。
上一篇:5大纾压食物调自律神经,改善失眠焦虑、虚寒体质
下一篇:5大蓬鬆髮绝技!韩国髮型师传授「髮根烫、线条染、头皮净化」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