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据北京日报报道,一名六十多岁的中国老太太,不会外文,又常常是单身出行,如何沟通?怎幺问路?年年出国,一走俩仨月,是特别有钱吗?
圈里人喊赵瑞萍“萍爷”。她给自己起的绰号是“萍蹤浪蹟”,简称萍蹟。也有人叫她“野人萍蹟”。
细数这些年的单车旅程,相信你也一定挑起大指赞一声:萍爷!够野!
2004年,赵瑞萍爱上了单车运动,当年就把北京附近骑了个遍。
2006年,54岁的她与两位路友单车骑行世界最艰险的川藏线与青藏线。
2009年,她单车独行欧洲,75天游览了11国,总骑行4883公里。
2012年,她独行美国大陆,从西海岸旧金山到南海岸新奥尔良,再转战东海岸纽约。
2014年,她从拉萨骑车出发,翻越喜马拉雅山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
2015年,她又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沿东海岸一路南下,86天途经悉尼、墨尔本、阿德莱德,总骑行3300多公里,纵贯半个澳大利亚。
到目前为止,赵瑞萍的骑行身影已遍布14个国家。
赵瑞萍很有钱吧?错了。赵大妈既不是体育专业出身,也非大富之家。
她把出国游省到极限——60天美国行,2.8万人民币;75天欧洲行2.3万人民币,今年刚刚结束的86天澳洲行只用了1.7万元。这可是从出家门到进家门的全部费用,包括机票以及食宿。
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怎幺完成的?秘诀说出来你也不能“复制”——
住,酒店别想了,很多时候是在野外搭帐篷,出于安全等考虑就住个帐篷旅馆、家庭旅馆的,已经是享福了。城市里不好搭帐篷,长途车站的候车室、中餐馆的地下室都能将就。
吃,就是超市里最便宜的面包,开始时连肉肠都舍不得,后来体力跟不上了才肯买。缺少蔬菜水果,地上的野菜、树上的榆钱儿,路边的野苹果都是她的副食。有一次在美国丹佛,她住进小旅舍休整,自己煮好了鸡蛋,习惯性地向当地美国客人让了一下,没想到人家接过来就吃。“我心疼得呀,花美元买的,好贵的!那是我準备第二天带在路上吃的。”
语言不通怎幺行万里路?
她每天晚上在帐篷里摸黑写下的日记,里面夹着各种小纸条,大小不一,笔蹟不一,但都是中英对照:“我是骑车旅游的中国人”“我不懂英语”“我要去阿德莱德”……赵瑞萍说:“在旅途中遇到的每一个会讲汉语的人,都是我的救星。”
上一篇:86华团力挺中庸
下一篇:86家钢企负债超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