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
根据2013年台湾睡眠医学学会调查,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为19.3%,平均每5人就有1人饱受失眠之苦!睡不着,俨然成为现代人新兴的文明病。
菅原洋平是「作业疗法士」,目前在民间精神医院担任脑部回复工作。他认为,脑部回复中,最重要的概念是睡眠,因而着手临床实验,研究各种增进睡眠品质的方式。并利用「身体韵律」的概念,帮助许多企业改善员工体质,进而提高向心力与工作效率。
要改善睡眠品质,菅原洋平教你善用3个5分钟:
赶跑瞌睡虫
早晨起床后,从窗户远眺外头,让自己接触光线,减少褪黑激素分泌就能醒脑。在窗边读读报纸、看一下电视,或是打开房间的萤光灯。
提升下午工作效率
人体体内存在着与大自然日夜同步的「生理时钟」,具有一定的运作规律。菅原洋平指出,为了保持脑部正常的运作,一天内会有两次启动大脑睡眠的机制。时间约在起床后8个小时与22个小时之后,正好与中餐饭后时间重叠,因此容易脑袋昏昏沈沈、感到睡意。
菅原洋平建议, 起床6个小时后小小闭目休息5分钟,在迎来睡意的高峰之前先发制人,不但不会干扰生理时钟与大脑活动的运作,也能避免饭后昏昏欲睡。
晚上睡更好
傍晚时特别容易想睡觉吗?菅原洋平表示解决方法有二, 在工作结束、回家之前先趴在桌上小睡1~5分钟,只消闭上眼睛,就有放鬆的效果,促进α波出现。不过要注意的是,睡超过30分钟以上会使得与夜间睡眠相同的脑波出现,导致晚上失眠。
另一个方法方法则是 「活动身体」,简单的伸展运动即可。运动后体温会慢慢地上升,并在1个小时后渐渐下降,此时睡意就被诱发出来,并提高「睡眠压」,让隔天的晚上也能好好睡。
另外,晚上总是睡不着的你,习惯睡前躺在床上看本小说吗?菅原洋平表示,由于脑部会将场所与行动视为一个单位记忆下来,因此脑会误认床是阅读文字、语言区活动的场所,导致周公迟迟不肯拜访。「不要把无关睡眠的东西带到床上」是一夜好眠的祕诀。